發布時間:2003-08-16 瀏覽:次
在上海德力西集團(箱變)有限公司,提起鈑金車間主任高鈺翔,人們嘖嘖稱贊。這位26歲的安徽小伙,憑著自己不斷的努力,從基層做起,一步一個腳印,以出色的業績得到了領導的器重和同事的贊揚。
1998年,高鈺翔帶著自己的夢想離開了安徽老家,來到德力西集團學鈑金。憑著一股干勁和鉆勁,高鈺翔很快得到老師傅們的賞識。短短幾個月后,他就學會了鈑金的相關技能和技巧。不久,高鈺翔被調到裝配車間,很快他就成了裝配車間的技術骨干,這為他后來從事歐式變電箱的技術改造夯實了基礎。
翌年10月,他來到剛剛起步不久的上海德力西鈑金車間搞電焊。企業創建之初,電焊組遇到了一些技術困難,高鈺翔就毫不保留地把自己學會的技術要點傳授給同事們。有時看出圖紙設計有問題,他就和設計人員一起修改,直到最后滿意為止。公司領導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我們德力西不就需要這樣肯學肯干的技術骨干嗎?不久高鈺翔升任電焊組組長。官雖不大,可把他卻忙壞了,一面要抓質量趕進度,一面又要帶徒弟。他采取以一帶十的方法來傳授技術,沒多久整個電焊組個個成為電焊能手。付出終有所回報,2001年,高鈺翔所帶的班組成為先進班組,他本人也被公司評為先進員工。
2002年7月,上海德力西集團成立箱變公司,當時領導一下子就看中了勤奮、敬業的高鈺翔。不久,他被調到箱變公司任鈑金車間的車間主任,同時負責編制投標預算。剛開始,由于電焊機、機床等設備嚴重緊缺,任車間主任的他深深地體會到“干事業難、起步更難”這句話的內涵。他開始跑設備、搞方案,不斷克服一個個困難。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公司領導的支持下,鈑金車間如期完成了四臺歐式變電箱的電焊工作。客戶看完后非常滿意。當看到一臺臺歐變從公司漂亮“出嫁”,小高的眼睛濕潤了。是啊,他不能忘記,在新品開發的那段時間里,將近臨產的妻子為了支持自己的工作,毫不猶豫地辭去工作,一個人去醫院檢查身體。孩子出生后,母子倆躺在醫院里,沒有人照顧,餓一頓,飽一頓……想想這些,小高覺得自己虧欠妻子太多了。
由于還擔任著車間的投標預算工作,高鈺翔深感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重。每次投標,他都精心核算,決不浪費一分錢。他經常跟工人們說:“公司的效益在我們每個人的手里。”有時看到頂蓋設計不合理又浪費材料時,他就親自動手反復修改。
筆者問及今后的打算時,高鈺翔滿懷信心地說:“今年是打好基礎的一年,在質量和外形設計方面狠下功夫,一定要把箱變做精,樹立我們自己獨特的產品形象。明年更要狠狠的大干一場,把箱變做強做大,扎根上海,遍布全國,走向世界。”
上一篇:
一心撲在工作上下一篇:
站在人生的新起點上——蔣玉蘭訪談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