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4-07-07 瀏覽:次
張立好,已是質量和工業電器雙頭銜的工程師,而在股份公司,拿到這兩證的人,張立好是第一個。
23歲那年,張立好電器技術專業畢業后,來到當時德力西十八廠,成為一名普通裝配工。“那時大學生剛好實行雙向選擇,但選擇到私企工作的人還特別少。我想在家鄉很難有所作為,所以我就成為學校第一批向柳市輸送的大學生之一。”半年之后,一起來的同學并不滿足呆在車間裝配,大部分人都已經離開了。但張立好卻執意留了下來,“我并不覺得苦,當時我們車間生產的塑殼斷路器有6道工序,我就一個工序一個工序的學,從半成品到成品,從電校到包裝,我學得很認真,也很充實,因為只有在這種環境中才能把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聯系起來。”
經過兩年的磨練,張立好已經從半成品檢驗員、電校車間負責人成為質檢科科長。1998年,張立好的努力得到了認可,年末他拿到了所有質檢科長中最高的獎金。1999年3月,他調到質控部工作。
在質控部,張立好主要負責體系管理等相關工作。這對于他來說,又是一個很大的挑戰。2001年夏天,股份公司創建ISO9001(2000版)質量管理體系,而這個重任自然就落在他的肩上。“我剛接任務時心里壓力很大,既沒有經驗,又沒有請體系認證公司咨詢輔導,僅一本《ISO9001實戰范本》作參考,難度可想而知。”“四、五百頁的《ISO9001實戰范本》被我翻讀了不下3遍。為了避免干擾,公司十樓的一個小房間成了我的臨時的辦公室。經過一個多月的埋頭苦干,包括25個程序文件和一本手冊的股份公司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終于編制完成了。同年9月,股份公司的ISO9001(2000版)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就一次性通過了華信技術檢驗有限公司的認證審核。”2002年,敢于與困難叫板的張立好,又參加了OHSAS18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認證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的換版工作,并且又是一次性通過審核。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張立好常說,“如今的社會是競爭激烈的社會,不進則退,吸收新知識就是挑戰未來的資本。”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2001年6月,全國質量技術專業資格統考開始報名。當時他的妻子即將臨產,但他還是報名應考了。最終因為沒有足夠的時間看書,第一次考試失敗了。2002年的考試,張立好又因顧錯過了報名時間。2003年,鍥而不舍的他終于通過了考試,拿到了質量工程師的資格證書。
去年,通過集團組織的后備干部競選,張立好被聘為股份公司質控部副經理。“因為個人的努力與否制約著自身的發展,所以我從來就沒有放棄學習,每天業余自學的時間都保持在2個小時以上。同時公司也給我個人的職業發展提供了不少培訓的機會,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已經拿到了三個體系內審員、CCC內審員的資格證書。2002年,我還被集團聘為內部培訓師,而且我每年花在電器專業知識學習上的錢就不少……”
“我不相信命運。有知識就有資本,我隨時都愿意接受挑戰。”是啊,挑戰沒有止境!張立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不甘落后、勇于拼搏的精神,終于成就了他今日的事業!
on